电话:15263548285
地址:www.touxiangxue.cn
在不同的节日中,有着不同的习俗,每个节日所对应的习俗根据当地的特色都有所不同,但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的寓意却是相同的。习俗能够反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 ...
风水头像定制添加微信号:15263548285
作者:乔一老师
在不同的节日中,有着不同的习俗,每个节日所对应的习俗根据当地的特色都有所不同,但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的寓意却是相同的。
习俗能够反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,因为这正是不断的传承才有的如今的各个风俗习惯,在大年初七这一天,也有非常的习俗活动。
初七的风俗
我们通常把大年初七称为人节,这也是源于古时候的神话,因为女娲七天创造成了人,所以在大年初七我们就称为人节,也是我们人类第一个节日。
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,魏晋后开始重视。
古代人日有戴“人胜”的习俗,人胜是一种头饰,又叫彩胜,华胜,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、剪彩为人,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,也戴在头发上。
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。
唐代之后,更重视这个节日。
每至人日,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,又登高大宴群臣。
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,则主一年人口平安,出入顺利。
初七的吃食
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吃食,在大年初七这天我们通常都是吃七宝羹和摊煎饼,在这天会在庭院里摆放材料,然后在那里摊煎饼。
七宝羹,用七种菜做成的羹,在人日的时候食用,以此来取吉兆,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、医治百Bing。
各地物产不同,所用果菜不同,取意也有差别。
广东潮汕用芥菜、芥兰、韭菜、春菜、芹菜、蒜、厚瓣菜;客家人用芹菜、蒜、葱、芫茜、韭菜加鱼、肉等;福建用菠菜、芹菜、葱蒜、韭菜、芥菜、荠菜、白菜等。
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,蒜兆精于算计,芥菜令人长寿,如此种种。
初七吃素面线
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吃食,比如在台北地区大年初七被称为“七元”,也是我们人第一个生日,这一天台北地区的人都是吃素面线。
华人庆生日,多有吃面线的习惯,长长的面线就是代表富贵长寿,所以,初七吃面线,也含自己庆祝生日的意义。
早期人日还有吞赤豆的习俗,流传人日吞赤豆,长年不生Bing。
时至今日,吞赤豆的风气已经消失。
大年初七剪纸 祝福促进邻里和睦
剪纸,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之一。
它在新年春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绝大部分是由红色纸剪出来的,因为在中国人的眼中,红色是喜庆吉祥的象征。
剪纸可以剪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图案如凤凰、小鹿等等吉祥物。
将剪好的剪纸贴在窗户上,别有一番风味。
初七剪纸习俗
大年初七我们被称为人日节,因为这天是女娲大人用第七天的时间造成了人类,所以这是我们人类第一个生日,在这天也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剪纸。
正月初七,俗称“人日节”。
传说女娲初创世,从正月初一开始,每天创造一种物种,在造出鸡狗猪羊牛马之后,于第七天造出了人,于是正月初七这天就被称为人日节,又叫人胜节。
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地区,这天有一项重要的习俗,妇女要佩戴“人形剪纸”。
这天要进行剪彩或镂刻人形的金箔,贴于屏风或戴在发上,以讨取吉利。
人胜的习俗
中国流传下来的文化,剪纸也是其中之一,平常我们上美术课的时候我们也会学习剪纸,在大年初七的时候有部分地区的人会在这天剪纸。
梁·宗懊《荆楚岁时记》上说:“正月初七为人日。
以七种菜为羹;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。
以贴屏风。
亦戴之头鬓。
”这时的“剪彩为人”,便可以看做是剪纸的雏形。
用金箔、丝绢为剪刻材料的创作。
为以后的剪纸奠定了基础。
唐代沿仍南北朝遗风,不废晋俗。
依然在“人日”剪刻人形,并取名为“人胜”。
剪纸做发饰
在古代,到了大年初七,每家每户就会开始准备剪纸,然后去拜访亲戚就会带上剪纸以表达祝福之意,到现在我们也有流传下来这个习俗。
于是人们效仿女娲造人,用彩色的纸或锦缎剪出人的形状,带在头上,当作发饰,称为“人胜”。
同时,人们制作各种样式为花朵,称作“花胜”相互馈赠,送去祝福促进邻里和睦。
精心打扮之后肯定要出去游览一番,观美景,展风采才对,要不岂不是如锦衣夜行一般。
所以人日节也是人们出游与文人墨客赋诗的日子。
唐代孟浩然就有《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,怀汉川诸友》:“朝来登陟处,不似艳阳时。
异县殊风物,羁怀多所思。
剪花惊岁早,看柳讶春迟。
未有南飞雁,裁书欲寄谁。
”里面提到了出游,剪纸和怀念自己的友人。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