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15263548285
地址:www.touxiangxue.cn
24节气,作为我国的一种用以指导农作物种植的气候文化,具有科学方面的依据。因此,在24节气中,若出现了不利于农作物种植的气候变化时,那么有很大的 ...
风水头像定制添加微信号:15263548285
作者:乔一老师
24节气,作为我国的一种用以指导农作物种植的气候文化,具有科学方面的依据。
因此,在24节气中,若出现了不利于农作物种植的气候变化时,那么有很大的概率会导致农作物的收成不好,并伴随着其他的自然灾害。
小暑为何不能打雷
按照民间的相关说法,小暑打雷的话,那么到了大暑,必然会雨水多,而雨水多的话,会不利于农作物的生产,会导致农作物被雨水泡坏。
有句话是这样说的:“小暑一声雷,倒转做黄梅”。
也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:小暑打雷,大暑破圩”。
但是这两句谚语其实也都说明了,再小暑节气打雷是非常的不好的。
黄梅其实也是被称为“霉雨”,简称“霉”;“小暑一声雷,倒转做黄梅”这句话,也就说明了,如果说再小暑打雷,那么,对于农作物的影响之大就像是黄梅时节的影响是一样的。
当然了,这个影响并不是好的影响。
小暑打雷小心涝灾
在炎热的小暑时节打雷,可能会因频繁的雷阵雨,导致有些地区出现涝灾,从而引发人身安全、经济损失以及农作物的损坏“小暑”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第十一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,它表示季夏时节来临,每年太阳到达黄经105度的时刻,这个时候,我国大部分地区夏收事业事业工作全部结束,夏播作物处在幼苗期或茁壮生长阶段,此时外界温度越来越高,田间作物蒸发量加大,而梅雨季节又即将结束,大地犹如蒸笼一般炽热,但是此时雷阵雨频繁,容易导致涝灾。
小暑忌讳吹南风
小暑时节不能打雷之外,还忌讳吹南风,原因在于在小暑吹南风,可能会引发农作物歉收的问题,以此增加农户的生活负担。
江苏农谚“小暑西南风,三车勿动”,三车是指油车、轧花车、碾米的风车,意思是小暑前后,西南风和东南风的交汇机会多,主年景不好,农作物歉收,风车、轧车、油车都不动了。
小暑节气吃饺子还是面条 开胃解馋解乏又方便
不同的节气背后代表着不同的气候特征、农作物种植情况、有无自然灾害、饮食习惯……因此,重视节气的目的不仅仅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,而是它之于如今人们的生活,依然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指导参考价值。
小暑节气吃饺子
按照“头伏饺子二伏面”的说法,在天气炎热的小暑节气,是要吃饺子的,此外在某些地区,在小暑节气吃饺子还有“饺子就酒,越喝越富有”的说法。
虽然只是简简单单地吃个饺子,也是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。
和吃新米一样,吃饺子也是小暑“食新”的一种,因为饺子面也是用新麦子磨成的免费做成的。
小暑正值头伏开始期间的前几天,天气马上就要大热起来了,热天人们总是食欲不振,吃饺子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。
小暑节气吃面条
小暑节气除了吃饺子之外,还可以吃面条,这在北风地区比较常见,与饺子相比,面条制作起来会比较简单,耗费时间短。
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,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,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,意在庆祝小麦丰收。
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、面饼和春卷三种。
因为面粉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、维生素B族、维生素E及钙、锌、硒等营养成分。
但很少有人知道,面食吃对了还有解乏的功效,可为上班第一天补充体力。
小暑节气民俗
小暑节气“食新”、“吃面食”的背后,代表着这个节气独有的传统民俗,这跟历史上有名的“天贶节”有关,该节日又被称为天赐之节。
天贶节:据史书记载,小暑前后正好是六月初六日“天贶节”,“贶”即“赐”,即天赐之节。
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“冰麨”和“炒面”之因,故称天贶节。
祭祀五谷大神:据说,有些地方有祭祀五谷大神的习惯,用意与祭天、祭地相同。
相关推荐